罗马尼亚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匈牙利语、德语。罗马尼亚语是罗马尼亚的官方语言。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东支。分布于罗马尼亚,此外在苏联、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希腊和美国也有数量不等的使用者。使用人口约2200万。
罗马尼亚语从罗马帝国达契亚省一带以及多瑙河南岸使用的东部拉丁语演化而来,是东部拉丁语和达契亚土著语言混合的结果。语法结构、语音体系和大部分基本词汇均源于拉丁语。在历史上,曾受到古斯拉夫语、土耳其语、希腊语、意大利语、法语、俄语等的影响。罗马尼亚语的历史分4个阶段:①
共同罗马尼亚语,是6~13世纪罗马尼亚民族形成时期使用的语言;②古罗马尼亚语,是13~18世纪使用的语言;③近代罗马尼亚语,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使用的语言;④现代罗马尼亚语,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目前使用的语言。主要方言有5种:蒙特尼亚方言、摩尔多瓦方言、巴纳特方言、克里沙纳方言,以及马拉穆列什方言。各方言的差别主要在语音方面。罗马尼亚语的特点是:定冠词附在名词末尾,动词的将来时用助动词a
vrea(想要)加动词不定式构成。词形变化比其他罗曼语言更丰富。保留了某些其他罗曼语言失去的拉丁语词。1860年以前罗马尼亚语采用基里尔字母,后改用拉丁字母,有5个加变音符号的特殊字母。
罗马尼亚的祖先为达契亚人,后同罗马人结合成今民族。约公元前1世纪,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达契亚奴隶制国家。公元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民族,并先后组成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政治结构。14世纪时建立了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封建公国。16世纪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1859年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合并为一个国家,称罗马尼亚,附属于奥斯曼帝国。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宣布独立。1878年南比萨拉比亚地区隶属俄罗斯。1881年罗马尼亚改称罗马尼亚王国,1918年1月摩尔多瓦(比萨拉比亚)宣布独立,同年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8年11月28日布科维纳、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分别宣布与罗马尼亚合并,至此,罗马尼亚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安东尼斯库政权参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苏联红军进入罗马尼亚,同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发动反法西斯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内斯库政权,罗马尼亚转而加入了反德国法西斯战争。1945年3月6日成立联合政府。1947年12月30日宣告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65年通过新宪法,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2月22日,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了国家一切权力,28日改国名为罗马尼亚。
1989年12月底,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罗共停止活动。12月22日成立救国阵线委员会和临时政府。救阵首任主席扬·伊利埃斯库代表救阵宣布10点纲领,纲领主张建立多党制、自由选举、制订新宪法,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取消中央集权经济制。1990年2月1日,救阵同全国30个政党决定成立全国联盟临时委员会,扬·伊利埃斯库任主席,6日,救国阵线获批准成为政党。同年5月罗举行大选,救阵候选人扬·伊利埃斯库当选总统。1989年12月22日以后实行多党制。1991年11月21日批准的宪法规定,罗马尼亚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民族国家,政体为共和制。议会是罗人民最高代表机构和唯一的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四年。
|